时令虽已入春,可倒春寒的冷风依旧凛冽,乍暖还寒。
3月10日,在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积石镇沙坝塘村的一处农家小院里,洋溢着融融暖意。村民围坐在熊熊燃烧的火炉旁,一场别开生面的“围炉宣讲会”热闹开场。
主讲人是2023年循化县委组织部派驻沙坝塘村担任驻村工作队员的韩兴旺,他没有拿讲话稿,而是用一张张老照片、几件老物件和一幅幅生动图表,打开沙坝塘村的“记忆之门”,讲述党的惠民政策给村庄带来的巨大变化。
沙坝塘村位于循化县城西边,距积石镇人民政府1.5公里。全村共257户1333人,人均纯收入12376元,2017年村子脱贫,如今脱贫人员人均纯收入达13523元。
“今天咱们围坐在一起,就着这些老宝贝,好好唠唠沙坝塘村的过去和现在!”韩兴旺声音洪亮,一下子就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。
他拿起一张泛黄的照片,照片里村里房屋破旧,道路狭窄坑洼。他说:“大家看,这就是前几年咱们村的样子,房子普普通通,路也不好走,下雨天出行特别费劲。”
马大爷扶了扶老花镜,眯着眼瞧了瞧照片不由感慨:“唉,以前这路一下雨全是水坑,出门一趟,鞋上沾满泥。有一回我着急去镇上办事,路上摔了一跤,浑身是泥,狼狈得很。”
王婶也附和:“是啊,那时候家里条件差,房子舍不得翻修,冬天冷夏天热,一到冬天,屋里像冰窖,一家人只能挤在炕上取暖。”
接着,韩兴旺拿起一件老式手动播种工具激动地说:“这个东西,估计年轻些的都没见过,以前种地全靠它,效率低,人还累得够呛。”
大家纷纷点头,他接着说:“现在可不一样啦!在农机补贴政策的支持下,村里好多人家都购置了现代化的播种机、收割机。县上和镇政府的工作人员还帮忙协调,农忙时大家有序借用农机,统一播种、收割,省时又省力。”
村民韩秀珍附和道:“没错,以前种几亩地,全家老小齐上阵,累得腰酸背痛,还得忙好久。现在有了机器帮忙,轻松多了,节省下来的时间还能去打零工赚钱。”
说到收入,韩兴旺展开一幅图表,上面清晰展示着村子近年来人均收入的增长“曲线”。
他说:“大伙瞧,过去咱村经济落后,人均收入不高。但这些年,靠着党的好政策,咱们的收入是节节攀升!”
一直认真听宣讲的脱贫户黄乙四么激动地说:“韩兄弟说的这些,我深有体会。以前我家日子过得紧巴巴的,全家靠几亩地生活,一年到头挣不了多少钱。后来村里发展养殖合作社,我第一个报名。在专家指导下,我养的羊又肥又壮,收入翻了几番。再加上政府给养殖专业户的补贴,我还清了债务,还盖了新房。这日子越过越好,多亏了党和政府!”
这些话让在场的人深受鼓舞,信心倍增。
近年来,在党的惠农政策下,沙坝塘村发展成果显著。医疗上,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超98%,村民看病有保障,不再因病致贫、因病畏医;就业方面,政府组织的技能培训让超过200人掌握新技能,外出务工人员数量增加30%,收入显著提升。
产业发展亮点突出。除传统养殖、种植产业外,村里建成了2个小型特色农产品加工厂,带动50多户村民就业增收。村里的2个农村合作社、3个养殖合作社和5家家庭牧场也发展良好。在政府种子补贴和农技人员的指导下,小麦、玉米、蔬菜产量逐年提高。
基础设施建设成果斐然,新修3公里水泥路实现户户通,安装100多盏太阳能路灯照亮村庄夜晚。脱贫村光伏项目每年22万元的收益金,用于修缮道路、安装路灯、建设老年人活动中心等,提升了村民生活品质。
……
随着宣讲的深入,现场气氛愈发热烈。韩兴旺拿起一根木柴添进火炉,火苗瞬间蹿高,引得大家一片欢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