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藏族网通

从“来料加工”转型“来单生产” “三老板”不再是3个人的老板

来源 : 四川日报    作者 : 燕巧    发布时间 : 2024-05-28
字体 :


汶川县来料加工致富工坊一角。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华小峰 摄

5月18日,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来料加工致富工坊总部二楼,一张长桌上从左到右依次陈列着蝴蝶结、无痕内衣、枕头套等工坊产品,每个产品前的标牌上写有生产年份。这个小小的“展览台”,记录着工坊从2018年至今,从“来料”向“来单”转型的每一步。

拿起第一个产品蝴蝶结,汶川县来料加工致富工坊总部负责人杨梅对“浙川一家亲,共铸山海情”浙川东西部协作主题采访团记者说:“刚开始做蝴蝶结的时候,我们只有3个人,村上的人都喊我‘三老板’。”

杨梅是汶川县绵虒镇大禹村人。早些年,杨梅开过农家乐、种过水果,还经营过羌绣合作社。2018年,在浙江义乌对口帮扶汶川之际,杨梅作为汶川县代表赴义乌考察学习。其间,杨梅看中了来料加工项目。“来料加工不需要太多的技术,只需要手巧、勤劳,就可以有收入,有的还能带回家里做。如果把这个项目带回来,家乡不少姐妹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。”

当年,来料加工项目被正式引入汶川县——从把丝带做成蝴蝶结开始,杨梅成为当地第一个做来料加工的人。她找了两个伙伴一起加工,“一车50万元的货,3个人做了一年才做完。”

来料加工投资少、门槛低、就业灵活,可以给当地农村妇女就近就业带来不少便利。2019年,汶川县把发展来料加工作为一项民生工程,出台相关扶持奖励政策,并对来料加工进行专题宣讲、推广,汶川县来料加工产业逐步壮大。

作为汶川县来料加工“经纪人”,杨梅从承接浙江市场最简单的胸花、串珠、纽扣、鞋花做起,逐步发展到对接出口公司做无痕短裤、内衣等,来料加工工序逐渐从简单到复杂,加工单价也从每条几角提高到每条1元多。

2021年6月,新一轮浙川东西部协作启动,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接下对口帮扶汶川县的接力棒。汶川县来料加工致富工坊总部开始拓展新业务——立足湖州童装市场寻找加工原料,开展外贸童装加工业务。同时,工坊自主开拓业务,将藏羌元素融入产品,注册“阿浙秀”“秀禹义”等商标,研发出围裙、衬衫等新产品,主动对接市场自主接单,迈出“来料”向“来单”转型的第一步。

每年,杨梅都要去浙江学习3次。她刚开始学技术,现在重点学习市场化对接,以丰富工坊产品,与湖州市长兴县服装企业进行布料、设计合作。“以前我们用粗布料做衣服,现在跟长兴的企业合作,用真丝布料做衣服。”

5月初,杨梅跟着长兴县企业参加第135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第三期,收获500多万件抱枕和四件套订单。

采访中,一块展板吸引了采访团记者的目光。这块展板展示着今年以来总部车间“高工资”榜单,记者看到,每个月收入前三位的工人工资在8000元左右。

“人均每月增收超2200元,在家干农活、带娃娃时有空就可以做!”杨梅介绍,目前汶川建成来料加工致富工坊分车间37个,并进一步拓展到茂县、理县、马尔康市、壤塘县等地,阿坝州参与来料加工的工人达3000余人。

6年时间,在浙江的持续帮扶下,杨梅成功从“三老板”变成3000多人的老板。

 
编辑 : 拉专措